周末,嘟嘟陪著媽媽去超市買水果,嘟嘟看到在燈光的照射下,貨架上的水果散發著誘人的光澤。媽媽告訴嘟嘟,這些水果之所以看起來這么漂亮,是因為它們做過“美容”——果皮的表面打了一層蠟。嘟嘟疑惑地想:這樣的水果能放心吃嗎?回到家,嘟嘟馬上查起了資料。
水果打蠟主要是為了保鮮。蠟在水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,不僅可以讓水果看起來漂亮,還可以防止水果的水分蒸發,保持水果的新鮮和香味。另外,打蠟后病菌也不容易侵入,可以防腐防蟲。
給水果打蠟是國際上允許的保鮮方法,在美國、日本以及歐洲,水果打蠟都有成熟的工藝和法規。我國的《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》中,也是允許給新鮮水果表面打蠟的,但必須使用規定的蠟。蠟的安全性是經過評估的,因此按規定在水果表皮打蠟是安全的。
一般來說,果皮上的蠟主要有三種。
一種是水果自身形成的一層果蠟,這種果蠟呈灰白色,和滑石粉一樣毫無光澤。天然果蠟是水果分泌的酯類形成的,在深色的果皮上最為明顯。水果在生長過程中,果蠟可以防止水果水分蒸發或在下雨天吸收太多雨水。水果摘下清洗后,那層天然果蠟會被清洗掉。
其次是人工加上去的食用蠟。一些高檔水果上面常帶有這種蠟。這種人工果蠟是將樹膠、蜂蠟、蟲膠等天然膠體混以有機溶劑制成的,可食用。一般進口水果都是100%打蠟的,這樣才能有效保鮮。
第三種就是不法商家使用的工業蠟。為了降低成本,一些不法商家使用廉價的工業蠟給水果打蠟,其中所含的汞、鉛可透過果皮滲進果肉里,給人體帶來危害。
怎樣分辨打有工業蠟的水果呢?在挑選水果時,可以用手或餐巾紙擦拭水果表面,如能擦下一層淡淡的紅色,就有可能是工業蠟,最好不要選購。在吃梨、蘋果等外表光鮮亮麗的水果時,最好先在溫水下用小刷子仔細刷洗一下,如果實在不放心,可以削去果皮再吃。如果想保留果實外皮的營養,也可以用熱水沖燙一下再吃。蠟一遇熱就熔化,水表面會浮起一層蠟膜。只要及時倒掉熱水,不讓蠟重新附著在果皮上就行。像藍莓、車厘子這樣個頭小又不太軟的水果,可以加一點兒面粉用熱水輕輕搓洗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