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營養科專家建議,成年人的每日膳食應做到餐餐有蔬菜、天天有水果。那么,蔬果的攝入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?
據臨床營養科、心血管內科、內分泌科的張勇勝副教授介紹,在一餐的食物中,保證蔬菜重量大約占1/2,每天有200-350g水果(相當于一個中等大小蘋果的重量),做到餐餐有蔬菜、天天有水果,蔬果巧搭配,且早、中、晚餐最好選擇不同顏色或不同品種的蔬菜,以保證平衡膳食和提供足夠的微量營養素。
盡管蔬菜和水果在營養成分和健康效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處,但它們是不同食物種類,其營養價值各有特點。蔬菜品種遠多于水果,而且蔬菜(深色蔬菜)的維生素、礦物質、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合物的含量高于水果,故水果不能代替蔬菜。在膳食中,水果可補充蔬菜攝入不足。水果中碳水化合物、有機酸、芳香物質比新鮮蔬菜多,且水果食用前不用加熱,其營養成分不受烹調因素影響,故蔬菜也不能代替水果。
深色蔬菜相比其他淺色蔬菜,β-胡蘿卜素、維生素B2、維生素C含量均較高,且含有更多的植物化合物,更富營養物質和營養優勢。因此,對于成年人,建議每天攝入的300-500g蔬菜中,深色蔬菜的攝入量應占到1/2。
張勇勝說,如果每天攝入的水果、蔬菜的顏色能夠達到5種以上,對人體的健康是非常有利的。蔬果攝入的時間也是有講究的,最好是在兩餐飯之間吃,不主張飯前空腹吃,也不主張飯后立即吃。
蔬菜和水果對維護生命,促進健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。蔬菜水果的攝入不足,是世界各國居民死亡前十大高危因素之一。新鮮蔬果是維生素、礦物質、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學物的重要來源,增加蔬菜水果攝入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及死亡風險,多攝入蔬菜可降低食管癌和結腸癌的發病風險。(完)
小貼士:保證每天吃足夠深色蔬果的好方法
將切碎的深綠色葉菜或紅黃色蔬菜加入主菜,增加色澤。
每個月嘗試一種新的深色蔬果,看一些相關的食譜,增加料理方式。
西藍花、玉米等可以焯熟放在冰箱中隨時取用。
冰箱中常備一些深色蔬果,比如荷蘭豆、菠菜、胡蘿卜、橘子、木瓜等,可以預處理好放在冰箱中備用。
如果是吃沙拉,盡量選擇深色的蔬菜水果,比如橘子、西紅柿、苦菊、甘藍等。(張紅璐)
受訪專家: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臨床營養科、心血管內科、內分泌科副教授張勇勝
|